研究院介绍

宋江选|教书育人 STAR‍

作者: 来源:发布时间:2020-01-03

颁奖词:光可承千载,电可通万里。用智慧、奋斗浸润英才,用毅力、创新深耕电池材料。

获奖经历:

2019.10.15 本校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银奖

2019.6.20 本校 指导材料52班雷佳锋毕业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2019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2018.6.21 本校 指导材料43班胡烨毕业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2018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2018 本校 指导冯杨阳围绕新能源材料开展博士后创新研究 获批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

2018 本校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银奖

个人自述:

申请人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努力做到治学严谨、言传身教,积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平时做到与学生无缝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专长、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其潜能,引导学生爱国奉献、热爱生活、热爱科研。在入职学院两年来,所指导的本科生连续两年获得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其中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胡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8, 28, 1801010),张超凡(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9, 166, A3675), 张莉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8, 29, 1773)。所指导的研究生4人获得多项国家/社会奖学金:张莉(2019国家奖学金)、乔睿(特等激智奖学金、特等学业奖学金)、靳谧涵(斯伦贝谢巾帼奖学金、特等学业奖学金)、张婷(特等学业奖学金),其中乔睿、靳谧涵二人学习成绩名列全院第一、第二名。结合学生特长和实验室特点,根据学生兴趣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竞赛,于2019年获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银奖。此外,本人指导冯杨阳博士围绕新能源材料表界面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两篇(影响因子均大于10),并获批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

申请人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下一代低成本、高比能可充电电池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近年来,课题组针对硅碳负极大体积膨胀导致的容量衰减问题,首次提出了电池性能升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开发了硅碳负极材料化学组分调控、表界面修饰及多级结构制备等关键技术,并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水性复合粘结剂及高性能成膜添加剂,开发出的高比容硅碳负极产品性能相比行业巨头具有明显优势,相关工作得到美国能源部高度评价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目前,课题组已与华为、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力盛新能源等知名厂商展开广泛合作,部分产品已市场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课题组已与华为、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知名公司展开广泛合作(合同金额>600万元),若干技术成果已在公司实施技术转化,服务与国家及地方经济。此外,课题组开发的宽温域高比能二次电池已在武器装备中取得应用,推动我国国防武器装备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