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大西迁”到“材料发展” ——听金志浩教授口述历史

作者: 来源:发布时间:2016-11-08

为了让新时代研究生加深对交大,对材料学院的了解,11月7日下午,学院邀请年近八旬的老教授金志浩老师与研究新生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座谈会上,亲切幽默的金志浩老师回忆了曾经的峥嵘岁月,分享了曾经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故事。座谈会由研究生辅导员吴文媛老师主持。

座谈会前,吴文媛老师对金志浩老教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她说,金老师还是青年时随交大西迁来到西安,如今在西安已度过了60个年头,他是和交大、和材料学院一起成长起来的,一起度过了风雨,见证了交大、见证了材料学院的发展。吴老师说到年近八旬的金老师仍然坚持科研是非常令人敬佩的,鼓励大家积极跟金老师讨论,抓紧和金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关于金志浩老师”

金志浩老师1937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他亲切的说自己是真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是交大的“老人”了。1955年进入交大学习,1956年随交大西迁到西安,此后一直在西安生活、工作至今,可以说金志浩老师的一生都是与材料学院分不开的。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反应堆材料金属学与金属物理专业毕业;1981~1983年在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强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历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等,至今仍然风雨无阻,坚持在学院工作。

“金志浩老师讲交大”

座谈会上,金老师首先以1896-1969-2016为时间线,介绍了交大的办学历史。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讲到了打开国门时研究学者身上的责任。交大前身南洋工学院于洋务运动期间成立,于民族兴亡时期成立,可见交大的历史地位,可以说交大是国家成立最早公办大学之一。关于交大为什么“西迁”,金老师说,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将建设重点放在了国防、军工上,放在了西北地区,为了国家需要,当时的交大人积极响应党中央政策,离开优越的环境,甘愿扎根艰苦的地方,这就是珍贵的“西迁”精神。作为跟随西迁的第一批交大人,金老师见证了西交大在西安的立足、建设与发展,他朴实有力的话语让大家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树立了作为西交大一员的自豪感。

“金志浩老师讲材料”

介绍完交大的办学历史,金老师又给大家讲述了材料学院的历史。1952年已经存在机械加工相关的专业,交大可以说是开班材料加工相关专业最早的大学之一。金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经历了“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经历了“文化不被重视”的时代,深切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研究学者“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带回来”的重要性。金老师从应用实际出发,联系材料的使用性能,讲述了材料学院在材料强度、韧性、疲劳等性能改性上做出的重大贡献。金老师是西交大材料学院成长和发展的见证人。

“金志浩老师讲科研、就业、生活”

说到与大家息息相关的科研问题,金老师说对于科研,选题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与长处,同时联系前沿科研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课题选定以后,要建立科研信心,重点突破自己关注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坚实的就业信心,相信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离不开材料,树立专业价值感。

最后,金老师强调了健康和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年近八旬,他仍然坚持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到学校操场锻炼,他“从不感冒”,他可以每天精神矍铄的坚持工作,他说身体健康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他反复劝诫大家“不要因为年轻就不注意健康”。最后,金志浩老师对新时期的研究生提出了自己殷切的希望,他说“年轻人要珍惜青春,青春是最好创新的年代,交大成为国际一流大学的责任在年轻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