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学科校友会 搜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办事指南
    • 联系方式
  • 机构设置
    • 教学机构
    • 科研机构
    • 公共服务
  • 师资队伍
    • 学院招聘
    • 师资概况
    • 离退休教职工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工程硕士培养
    • 国际化培养
    • 相关下载
    • 学生就业
  • 科学研究
    • 项目成果
    • 科研机构
    • 仪器设备
    • 学术资源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采购公告
  • 党团建设
    • 党团工作
    • 组织架构
    • 学习园地
    • 纪委邮箱
  • 实验室安全
  • 院领导信箱
|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办事指南
    • 联系方式
  • 机构设置
    • 教学机构
    • 科研机构
    • 公共服务
  • 师资队伍
    • 学院招聘
    • 师资概况
    • 离退休教职工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工程硕士培养
    • 国际化培养
    • 相关下载
    • 学生就业
  • 科学研究
    • 项目成果
    • 科研机构
    • 仪器设备
    • 学术资源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采购公告
  • 党团建设
    • 党团工作
    • 组织架构
    • 学习园地
    • 纪委邮箱
  • 实验室安全
  • 院领导信箱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采购公告
  • 2023

    02-15

    材料学院2022级新生参与第37届研究生健身活动月系列活动

  • 2023

    02-15

    科研动态| 我院科研人员研制出抗穿刺弹性陶瓷海绵

    陶瓷纳米纤维构筑海绵、气凝胶等超轻材料,具有气孔率高、热导率低、比表面积大、高温和化学稳定性好等有点,在航空航天、保温隔热、气体过滤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为了优化这类超轻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者们从纤维自身和纤维构筑的三维网络结构调控的角度出发,相继获得了具有压缩回弹、弯曲回弹、拉伸回弹等不同力学性能的超轻陶瓷材料。但如何进一步提升这类超轻材料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仍然是巨...

  • 2023

    02-09

    科研动态| 我院科研人员在电催化全解水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氢能是未来碳中和社会的重要绿色能源,电分解水(Water electrolysis, WE)被认为是制取高纯氢气的优选低碳方式。开发非贵金属基pH稳健的电催化剂是多场景高效低廉制氢的关键选择和必然要求。电子尺度优化是合理设计先进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基本思路。众所周知,相对于费米能级的εd和εp可以很好地反映HER/OER过程中中间产物的吸附能和活化能垒。目前,3d-金属位点的εd水平被广泛认为是HER和OER的有效描述符。然而,在一些体系...

  • 2023

    01-23

    科研动态| 我院科研人员在锂同位素分离领域取得新突破

     锂具有两种稳定同位素(6Li和7Li),其中丰度大于30%的6Li在核聚变反应中可用作氚增殖剂,高纯度的7Li在压水堆及钍基熔盐堆中可用作pH调节剂或冷却剂。开发高性能锂同位素分离材料对核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Li和7Li结构仅相差一个中子,其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分离较为困难。现有工业锂同位素分离方法污染大、成本较高;基于冠醚及其衍生物的固相吸附分离材料面临锂同位素分离系数小、吸附容量低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新...

  • 2023

    01-21

    恭贺新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祝您新年快乐

  • 2023

    01-21

    科研动态| 我院科研人员在高比能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

    新型能源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大规模应用将给全球能源格局带来巨大变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文件指出储能技术作为能源革命的“最后一公里”,是解决制约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瓶颈问题的关键。以传统石墨负极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于理论极限(~250 Wh kg-1),无法进一步满足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新兴领域对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以锂金...

  • 2023

    01-20

    悦享新年,“印象·年味”主题活动向你发来邀请函~

  • 2023

    01-11

    科研动态| 我院科研人员在软物质相变领域取得新进展

     生物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软物质结构,因此在超分子、聚合物化学和纳米科学中,设计不同的软物质自组装结构对理解生物系统中相关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双连续立方相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组装体系中,其结构的双连续性赋予结构多种功能。双金刚石结构(DD)和双螺旋二十四面体结构(DG)作为常见的两种双连续立方相,普遍存在于不同化学领域和不同的长度尺度中,可用作天然和人工的光子晶体材料、超材料、超级电容器、催化剂...

首页上页1...2021222324...92下页尾页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邮编710049

电话 :86-29-82668614 传真:86-29-82663453

© 2018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快速链接

  • 西安交通大学
  • CAMP-Nano
  • 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材料创新设计中心
  • 材料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