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院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 来源:发布时间:2021-01-13


材料学院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说明:报告所涉及数据限于本学院数据)

一、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包含本学院专业发展历史沿革等信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按一级学科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一个专业。本专业源于交通大学于1952年创建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57年随学校主体迁至西安,目前是西安交通大学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1983年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4年开始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000年融合了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两个专业方向,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名单。

截止2020年7月底,本专业拥有专职教师114人(含教学实验技术人员),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8人次。本专业建有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资源。

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20人、4个班,在校本科生为489人;毕业生深造率超过60%,就业率大于98%,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二) 本科生学生情况。

1. 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包含本学院在校生总人数,本科生人数及占比等信息。

本专业在校生共1533人,其中本科生505人,占比为32.9%。

2. 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2019级按照专业大类招生,2020年分流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18人,其中最高位次为25名,最低位次为1039名;2020级材料学院托管135名大类招生班级。

3.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包含各专业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毕业生的面向领域等情况。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本专业始终秉承“以本为本”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积极探索材料专业“新工科”实践路径,现已构建了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不断深化“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创立了以国际化、贯通性、拔尖创新为特征的材料类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材料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可在材料、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和信息等领域工作,以责任感强、品德好、专业技能突出、能主动适应各种环境和岗位要求等优点,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涌现出了以姚引良、王华明、蒲忠杰、樊登等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全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丰富的专门知识和实践经历,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科学素养、求实创新精神和领导力,可以在材料、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和信息等领域从事材料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科学研究和项目管理等工作,能解决各行业中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在上述领域起引领作用的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五年可达到以下预期:

(1)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材料领域基础理论及专门知识,综合应用于分析和解决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对材料设计、制备、使用和回收全过程进行分析、识别和表达,确定出满足特定需求的材料体系、零部件加工工艺;能熟练分析、解决材料开发与应用中的实际工程问题。

(2)材料研究与开发 能熟练运用科学原理和各种科学方法,对材料领域的工程和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方案,结合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进行模拟和预测,开发设计新材料、新产品;熟悉所从事材料领域发展现状和掌握其前沿方向,具有从事材料专业新产品设计和研发的能力。

(3)社会责任与影响评估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深厚,责任担当意识强;在材料工程领域,熟悉材料开发、生产与应用、回收全过程中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问题,并有效评估其对使用人员和公众健康、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自觉遵守材料领域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4)团队合作与领导 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合作中,胜任团队骨干成员或领导角色,就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与团队成员和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综合运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独立或合作管理材料领域相关项目。

(5)全球意识与终身学习 具备全球视野和竞争意识,熟悉本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材料领域相关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能参与国际化团队合作。

4. 本科留学生情况。包含本科留学生的生源地及各籍留学生在本科生人数中占比等信息。

无。

二、 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 师资条件。

1. 师资数量、队伍结构、生师比。包含专任教师⑴数量;⑵职称;⑶岗位类别(理论、实验);⑷年龄层次及专任教师与全日制在读学生配比等信息。

本专业教师数量、队伍结构和生师比等信息见附表1-1至附表1-4。

2. 教师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情况。包含⑴本科生开设课程数量;⑵承担教学任务教师数量;⑶不同职称教师数量、占比(突出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等。

本专业共开设本科生课程52门次,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的教师数量为98人。专职教师113人,其中教授56人,副教授49人,讲师8人,具有授课资格的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比例为100%。

(二) 教学条件。

1. 教学经费投入。包含⑴一流课程建设经费:8.5万。学校下拨及学院自筹等其他教学经费;⑵本科生业务费:5.18万元,本科生实验费:10.1万元。投入本科教学经费等情况;。

2. 其他特色教学条件。包含除学校公共资源外的特色基础设施条件等。

本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专业模块方向实验室、校级综合交叉创新实验平台、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省部级工程中心等教学资源。

3. 实践教学条件。

与28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育人基地,用于开展专业实习。创新实践平台、国重室、省部级工程中心、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的设备和仪器可供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

三、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 专业建设情况。包含各级各类专业认证、评估;教学成果奖获批等情况。

本专业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

(二) 课程与教材情况。包含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出版等情况。

“工程材料基础”为国家在线一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工程基础”两门课成为校级在线课程。

(三) 名师培育情况。包含各级各类名师培育进展;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等情况。

王红洁获西安交通大学关于第四届教学卓越奖

《机械工程材料》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四) 教改项目获批情况。包含各级各类教改项目获批等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共计5本:材料科学基础(第4版)(多媒体教材)(王红洁)、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刘峰)、材料工程基础(周根树)、固体物理导论(马飞)、机械工程材料(第五版,多媒体教材)(孙巧艳)。

2020年度西安交通大学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射电镜下微纳尺度单晶原位加载变形及其位错演变虚拟仿真实验(席生岐)

四、 教学质量保障

(一) 学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本科生培养议题等情况。

本专业有关本科生培养的重大事项均会在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如培养方法、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建设、专业认证相关工作、夏令营、年度推免生办法、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制订等。

(二) 院系督导制度建设情况。包含院系督导队伍建设及规章制定情况,包含院系教师同行听课、学院督导听课、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听课等情况。

专业建立了督导制度,有3名督导专家,每学期都将专业课听一遍;并参与青年教师教学法指导和专业课程组教学法研讨等活动。同时,严格落实学院领导班子和学院同行停课制度,院级领导每学期都有听课安排。通过听课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及时掌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五、 学生学习效果

(一) 学生学习效果。包含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竞赛获奖、评奖评优、毕业论文评优等情况。

2020年本专业毕业本科生94人,60%选择继续深造就业率为98.9%。2020年大学生创新项目获批23项,其中获国家级项目7项,16项获陕西省级项目。获得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1篇。

(二) 毕业生去向及用人单位评价,包含本科生出国交流情况等。

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和信息等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知名外企或合资企业,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紧密相关,其中,有3位本科毕业生去香港大学、布朗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继续深造。

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主要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过硬,发展后劲较足;大多数毕业生传承了西安交大人胸怀家国、求真务实、饮水思源的文化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勤奋进取、责任心强,具有严谨踏实的实干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奉献品质;能够较快融入工作团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并开展工作等。

六、 特色发展

1、主动作为,提高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学科近几年发展很快,高素质师资队伍已经形成,然而限于专业规模不够大、专业课程数量有限。同时,很多新任教师不知道如何尽快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为此,学院通过将新任教师安排进入专业课课程组进行培养,指导其尽快通过校内各种教学培训,获取教师证和上课资格。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小班化授课、利用学生交叉学科培养环节增设新课程、开设系列化专题讲座课程等措施,大大提高了专任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率,其中具有授课资格的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已达100%。另外,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的宝贵经验和指导作用,通过教学法、教学经验交流、培训等措施培养年轻教师,提高新进优秀人才的教学能力,助力新进教授和副教授通过学校各项教学培训工作,尽快取得授课资格,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2、大学生全员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效果。一方面,本专业拥有设施齐备的科研和教学条件,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工程中性/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综合交叉创新平台、专业模块实验教学平台等。另一方面,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够突出,相关成果不多。为此,本专业在培养方案中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专门课程,要求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训练、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开放实验等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和非专业素养的协同发展。

七、 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1:落实专业认证核心理念,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学院这两年为通过专业认证开展了大量工作,学院领导、院教学委员会、全体教师、实验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等均参与了这项工作,目前即将迎来专家进校审核环节,预计能通过专业认证。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如何确保将专业认证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各个教学环节,按完善的制度规范各项教学工作,形成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完善制度。专业拟组织专人负责督促和落实各项制度措施,逐渐形成教师等教学相关人员的自觉行动。

问题2: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学名师培育工作

目前本专业只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在线课程,在职校级教学名师1名,与本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的地位不够匹配。为此,下一步将强化课程组建设,改革课程建设方法,着力培育专业课教学名师。


附表

表格1-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院在校生

本科生

专任教师

本科生师比

1533

505

113

4.5

表格1-2 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教师数量

56

49

8

0

表格1-3 专任教师岗位类别

岗位类别

理论

实验

教师数量

67

0

表格1-4 专任教师年龄层次

年龄

20-29

30-39

40-49

50-59

60+

教师数量

1

65

21

19

7

表格2-1 教师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赛事名称(级别)

获奖等级

获奖数量

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

进入复赛

1

表格2-2 教改项目获批情况

教改项目

获批进展

2020年度西安交通大学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获批

西安交通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材料科学基础(第4版)(多媒体教材)”

获批

西安交通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获批

西安交通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材料工程基础”

获批

西安交通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固体物理导论”

获批

西安交通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机械工程材料(第五版,多媒体教材)”

获批

表格3-2 学生评奖评优情况

奖项名称(级别)

获奖(评优)等级

获奖数量

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

16

社会奖学金

研究生

25




表格3-3 学生毕业论文评优情况

毕业论文评优级别

获评数量

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

1